認真地玩、恣意地笑,希望孩子們的童年充滿無盡的歡樂!


目前分類:├*~寶寶的0~1歲~*┤ (2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聽力是進入語言發展的敲門磚

如果一陣強風將門「碰」的關上時,你家寶寶會如何反應?應該是受到驚嚇而哇哇大哭吧!
其實,在懷孕時,胎兒的聽覺系統就已經發展了,出生後,不但聽得到聲音,還能分辨聲音的高低、頻率。不滿一個月的寶寶就已經可以認出媽媽的聲音,而且對其情有獨鍾。到了3、4個月大時,更可以轉頭去找尋發聲的物體了。
由於聽力與語言發展密切相關,所以平時要多留意寶寶對聲音的反應,有突發的特殊聲響,可以觀察寶寶的神態表情。一旦發現寶寶對於聲音過份不敏感時,務必及早到耳鼻喉科做聽力檢查,確定是否有聽力問題。
平時,你可以利用柔和的音樂來促進寶寶的音感和聽力發展。試著在他的左耳或者右耳邊說話,讓他感覺不同方向的聲源,藉此幫助寶寶發展自我位置的感知能力。多和他說話,用誇張的語調、豐富的抑揚頓挫,他會相當著迷的!

 
 
  看,寶寶在「聽」呢!  
 
  新生兒聽覺雖敏感,但不必靜音 
聽覺是最早發展、同時也是出生後發展最完備的能力。爸爸媽媽可以觀察到:寶寶吸奶時如果聽見特殊聲響(如開門、電話鈴聲),可能會暫停吸吮;若有救護車急駛而過,發出巨大鳴笛聲,更會讓未滿3個月的寶寶皺眉、甚至「嚇一跳」而出現手臂急速張開再內縮的驚嚇反應。但這不代表寶寶應該處在極度安靜的環境裡,因為他早已習慣羊水裡的背景雜音,大人的輕聲細語並不是那麼容易吵醒他。一般來說,大於60分貝正常說話音量的聲響,才會促發驚嚇反應。 

*小彩媽媽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讓寶寶盡情的動手、動腳!

這樣的場景你一定很熟悉吧!小寶寶躺在床上扭啊扭的,一會兒揮揮手,一會兒抬抬腳,一下啃啃「小雞腿」,一下嚐嚐「香香腳」。這時期寶寶,可以自己身體為主的活動,如吸吮拇指和揮動手臂等,察覺自己的身體運作範圍。
這時,寶寶白天的清醒時間可能已增加到十個小時了,好動的嬰兒在這清醒時間大都很不安分,仰躺時雙手在頭邊畫圈,兩腿像在騎腳踏車似的,身體喜歡左右轉動,想要將擺動的手放到嘴裡,也總要瞄準好幾次才能順利的吃到大拇指。
所以,「活動」是寶寶很重要的發洩與運動,請盡量讓寶寶的手臂可自由活動,不要用衣物過度的束縛,也不要讓寶寶的身體動作有所阻礙。自由,對於寶寶的體格發展、心情,甚至還可能會影響寶寶未來對整個世界的觀感呢!

 
 
  這是我的手!~談嬰兒的自我意識  
 
    人的一生當中,最常用的字眼大概就是「我」了。從很具體的:「我的手手流血了」,有一點複雜的:「我不想吃東西」,到各種抽象的感覺:「我很快樂」、「我心裡很難過」,相對於所處的環境,我們能夠很清楚地知覺到自己和周遭的分野,可以描述自己的行為、心理狀態。 

  那麼小寶寶呢?在還沒有學會說話之前,他就懂得什麼叫做「我」嗎?他會區分「你的...」和「我的...」之間的不同嗎? 

*小彩媽媽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注意寶寶睡的安全

寶寶滿月了!這陣子為了寶寶的彌月禮的選擇與發送一定忙得不可開交吧,現在可以稍稍歇口氣了。
寶寶雖然滿月了,可是他的睡眠狀況改變並不大,新生兒的睡眠時間很長,除了吃奶及清潔之外,有70%的時間都在睡覺,但每一段睡眠都不長,也不太安穩,更沒有晝夜之分。要隨著腦神經發育漸趨複雜與成熟,到寶寶成長到四個月左右才能一覺到天明,因此新生兒總是睡睡醒醒、斷斷續續的,也常在半夜中清醒,這樣的現象都是正常的,父母不用擔心。
嬰兒猝死症最常發生在未滿三個月的新生兒身上,雖然醫界一直未找出明確原因,但有研究指出嬰兒猝死症可能和氣溫及睡眠習慣有關,所以父母最好將氣溫控制在26-28℃,同時也要避免嬰兒趴睡及和父母同床睡,因為大人的厚重被單容易蓋住嬰兒口鼻而造成窒息,比較好的方式是讓嬰兒和父母同房但不同床,父母可以將嬰兒床移置父母寢室中。

 
 
  仰睡好?趴睡好?  
 
    寶寶在三、四個月以前,因為肌肉本身的力量不足,行動能力受限,所以睡姿通常都不會有明顯的改變。然而,按照以往對寶寶的照顧,大多以仰躺作為寶寶主要的睡眠姿勢;但也越來越多的家長,會讓寶寶趴著睡,理由一方面是可以睡的比較安穩,另一方面,則是「頭型」比較美! 

  也有很多家長認為,仰睡會讓寶寶沒有安全感,而且容易發生吐奶會嗆到、或胃食道逆流的狀況。但在英國有項研究表示,發現仰睡的寶寶,除了尿布疹多一些,及扁頭機率高一些,其他的發生機率其實並不會比較高!反而是有陸陸續續的研究報告發現,趴睡很可能與嬰兒猝死症有極大的關聯,所以,各國的小兒科醫師現在都大聲疾呼,希望家長不要再給寶寶趴著睡了!(如何避免寶寶猝死,請參考文章::不要置寶寶於險境…

*小彩媽媽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如何辨別寶寶的哭聲?

「哇~」寶寶又哭了,當媽媽的你又開始手足無措了吧!
別急!別急!寶寶的哭聲,其實是一種溝通方式,我們要解讀寶寶的哭聲的確有些困難,不過,只要你多用心、多觀察,就可以慢慢知道寶寶想要表達什麼了。
「哭」是寶寶對外界傳遞訊息的唯一管道,通常,寶寶哭不外乎:肚子餓了、尿布濕了、覺得太冷或太熱、無聊想要媽媽抱抱,當然,當孩子覺得累了或是身體感到不舒服,也會用哭的方式來表達。
有趣的是,孩子會用不同的「哭法」來表現他的需求,所以,我們在日常照顧時可以仔細辨識孩子的哭聲與需求,也就是,以接納、傾聽,來正確解讀他的哭聲,再給予必要的回應。
不要擔憂、也不要不耐煩,試著耐心面對孩子的哭聲吧!當我們安撫了孩子,寶寶也會用眼神、表情、動作或聲音來告訴你喔!

 
  不要再哭啦!--1個月語言發展  
 
    寶寶從媽咪子宮出生的第一個聲音,就是告訴醫生,他的肺已經成功的充滿空氣囉!也是在跟大家說:「大家好呀!」而剛出生的寶寶當然還不會說話囉!但他還是有一種可以跟外界溝通方法唷!這個唯一、又有效的方式就是「哭」! 

*小彩媽媽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親密接觸從出生開始

寶貝出生兩週了,看起來更漂亮了!常常忍不住想要親親他、摟摟她。
這時,小寶寶對觸覺最為敏感,不論是對撫摸、疼痛、溫度等刺激都會有感覺,也有明顯的反應。剛出生的嬰兒需要接受適當的外界刺激,才能增進腦部的發育,但新生兒的視覺功能尚不完整,父母親應該多給予聽覺、嗅覺及觸覺刺激,而“肌膚之親”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。嬰兒可以藉由肌膚之親接觸到父母親的聲音、體味、肌膚,這樣的刺激不僅可促進大腦發育,更可以給予嬰兒安全感,進而穩定嬰兒的情緒。
很多長輩都擔心孩子抱多了,就會寵壞孩子。事實上,研究發現,當孩子的負向情緒得到必要的回應時,孩子的情緒都會變得較為穩定;所以,不必擔憂抱多了就會寵壞他,擁抱反而是有相當正向的功能。

 
 
  擁抱寶寶,可以促進大腦的成長  
 
  小寶貝出生了,您每天第一個念頭就是想把他抱在懷裡,永遠不分開。他也在您每天的擁抱中感受穩定安全,感受感官刺激,感受到爸媽無盡的愛,在緊緊相擁中,他開始了愛的人生。 

觸覺是胎兒最早發育的感覺系統,七週左右的胎兒,口腔就會對外來的觸覺刺激有所反應,並能透過皮膚感覺周圍的環境;另一個較早成熟的系統則是專司平衡感的內耳系統,藉此接受母體搖動所傳來的刺激。 

*小彩媽媽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